为推动关工委“手拉手”公民共建工作走深走实,2025年11月14日,北京邮电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纪宁及十余名银龄思政课督导员赴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与学院关工委开展“手拉手”实践研学活动。北京邮电大学校关工委副主任、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郭印卫,世纪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王常军、院长谢苗峰及双方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专题座谈凝聚共识,共话思政教育创新
活动以思政课建设专题座谈会拉开序幕。谢苗峰首先致欢迎辞,对赵纪宁主任一行莅临表示诚挚欢迎,并对北京邮电大学长期以来给予世纪学院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随后,王常军就学院关工委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汇报,重点介绍了“五老”宣讲团及“手拉手”工作的推进情况。他表示,在北邮关工委的指导下,学院关工委的职能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为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关工委 “手拉手”模式,更为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对共建开了个好头。郭印卫回顾了“手拉手”共建的成效,表达了对所有参与这个项目老同志的感谢之情,也表示将与世纪学院一道做好保障工作。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激发学生思政学习主动性”“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等议题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共识。
赵纪宁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关工委工作的核心是培育学生成才、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主体作用。赵纪宁强调,开展“手拉手”公民共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北京邮电大学和北邮世纪学院应当通过深入交流共建,不断融合红色基因与专业特色,争创关工工作品牌,促进“五老”作用更好发挥。

实地参观感悟初心,深化实践育人认知
座谈会后,双方共赴石峡村开展实地学习,深入了解村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及长城保护的实践成效。世纪学院关工委外聘属地“五老”宣讲团成员、八达岭镇原副镇长贺春带领大家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石峡村的回信精神,并围绕回信精神与长城文化作专题宣讲,让大家进一步感悟其中的为民情怀与时代价值。

此次“手拉手”实践研学活动,以公办与民办高校关工委结对共建为核心纽带,同时外聘属地“五老”积极参与宣讲,将党建思政工作与乡村振兴、长城文化精准衔接。未来,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加强思政课建设、“五老”队伍培育、银龄支教团建设、学生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培育新时代合格青年。(综合部柴晓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