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9日13:30,来自龙信思源有限公司的董事副总裁姜春玲女士于学思楼103教室带来一场主题为“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创业情况分析”以及“大数据时代的高等教育”的讲座。作为面向2014级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首场讲座,经管系副主任师蕾,辅导员陈艳、樊洋、卜佑玲与2014级新生一同到场学习。
“山东农大研究生创业成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大约为75%,而全国则为54%。”讲座伊始,主讲人姜春玲女士便以最直观的数据对比吸引眼球。“通过数据研究分析,毕业生创业高峰期为毕业后4-6年,同样的,企业高危期则在创业后第三、四年。”透过色彩鲜艳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同学们被姜春玲女士逐步引导,当刚刚成为经管系成员的大家看到幻灯片切换到“经管类创业率最高”这一页时,讨论声四起,讲座气氛顿时热烈起来:“这主要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经济”“还是跟全球信息网络化有很大的关系”,经管类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发展前途长远这一观点让老师和同学们达成共识,最终建立起专业认同的宏大基调。
此外,姜春玲女士还将时下最火热的星座、生肖分析方法融入讲座,充分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调动了讨论的积极性,提问环节尤为精彩。经过充分讨论,姜女士向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大数据”内容。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身处于“大数据”时代,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我们的每一寸成长都与“数据”息息相关。
当年,罗斯福竞选总统事件,一家公司采用抽样统计的方法,打电话问谁能当选总统,做了几十万份问卷,得出的结论是罗斯福要输了,但最后,罗斯福却成功上任。而另一个人——乔治·盖洛普,美国著名的数学家,通过美国的人口收入、男女比例、各个年龄的分配,采样了三千份数据才推算得出结论,预测成功。
大数据告诉我们,不通过直接的数据采集方式,而是通过各种间接的形式,复原各种信息,准确性要比直接数据来源更为准确。
通过姜春玲女士长达100分钟的生动讲述,同学们明白了毕业生的创业之路并非遥不可及,但首先需要丰富自己的学识功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提示我们未来学习应养成搜集、整理数据的习惯,灵活应用于生活。(经济管理系学生会新闻中心齐皓供稿/摄影梁心鹏)
(图为姜春玲女士正在给学生们做讲座)
(图为姜春玲女士正在为学生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