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邮世纪学院承办的2015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南片区赛在学思楼127报告厅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等9所本科院校,共13支参赛队伍参加了本届竞赛的角逐。北邮世纪1队凭借出色的发挥获得本届南片区赛第一名,并自动获得本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与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并列。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组委会程钢、吴艳,学院副院长夏素霞及部分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马研中心全体教师与会师决赛的高校师生代表400余人观看了比赛。
夏素霞副院长在致辞中对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组委会及参与本届竞赛活动的师生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她结合世纪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实际,强调了人文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要树立文化自信,重视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做到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她表示,此项赛事具有覆盖面广、参与性强的特点,期待此项赛事在各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热心参与下,不断完善,越办越好。
图为夏素霞院长致辞
致辞环节之后,在一曲优美婉转的《茉莉花》乐曲中,来自院舞蹈队的23名同学为观众带来了优美的开场舞,舞者翩翩而舞,形舒意广。随后我院刘振文老师带来的古琴曲《平沙落雁》,幽婉深邃,典雅醇厚,观众久久沉醉其中。比赛在古典、唯美的气氛中缓缓拉开帷幕。
图为我院舞蹈队表演的舞蹈《茉莉花》
图为刘振文老师弹奏古琴
竞赛分两个赛场进行,229赛场进行经史评论、微电影创作的比赛,127赛场展开物质与文化和人文演绎的比赛。 经史评论环节,各代表队根据初赛第九题“读史笔记”为基础,结合《论语》的有关论述,对曹操或蔡邕进行评论。我院陈清华同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辟的演说,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在微电影创作环节中,参赛代表队以“我·我们·人文”为主题,借助巧妙的构思和流畅的画质音效,为观众呈现了一幕幕曲折起伏的剧情,体现了选手们较高的审美意识和水平。尤其是北京工业大学的微电影借助专业的优势,以SII技术破解信中密码,内容情节想象力丰富,极具艺术表现力。物质与文化环节,竞赛队伍依托《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或展示工业产品、或展示某个行业、或展示某个专业的历史发展、兴衰存亡的社会文化内涵,在短短3分钟内均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物质与文化环节之后,全场迎来了本次比赛的高潮——人文演绎环节。人文演绎是以自编剧本为基础的短剧演绎,因其观赏性和趣味性受到观众喜爱。在此环节,各支代表队撷取了秦汉魏晋历史的某一片段作为时间背景,以《三国演义》《世说新语》等为素材,将个人思考注入到历史故事中重新演绎,为观众们创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我院代表1队的《刺客之名》,以其剧本的原创性、学术性、寓意的深刻性以及感情充沛的表演形式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同,尤其是夏弢同学略带疯狂的表演方式,在特定舞台空间中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获得全场最高分。
图为各校人文演绎表演
我院今年是第一次承办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南片区赛,该项赛事是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重要构成,也是大赛赛制创新实验区。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为确保竞赛承办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以教务处为牵头单位,基础教学部、学生处、院团委等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尤其是基础教学部教师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辅导、组织策划和接待安排工作。整个赛程严谨有序,高效流畅,整个竞赛气氛热烈、祥和。本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南片区赛的成功举办是对我院人文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生机与魅力,深刻体会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须臾不可离的根与魂。同时,赛事的成功举办也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人文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文理交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更为宽厚的基础。 (基础部姚厦瑗供稿)
赛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