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全面解读互联网,走进互联网思维——杨学成教授做客我院世纪讲坛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学成教授应我院邀请,于2015年5月20日18:00在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为我院学生做了一场题为“移动互联新思维”的主题讲座。我院党委书记谢苗峰,副院长孙凯,综合办主任周伟,经济管理系主任李保升、副主任师蕾、萧璿,教务处副处长王平、杨多云,图书馆馆长助理杨明及来自我院各专业2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本次讲座由综合办公室周伟主任主持。

讲座开始前,杨教授向我院图书馆捐赠了自己的新著——关于自媒体时代社会变革和机遇主题的《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让我院学子有机会第一时间读到杨教授的新观点、新思想,了解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图书馆馆长助理杨明老师代表我院接受捐赠图书,并向杨教授回赠了捐书卡。

杨学成教授围绕当下移动互联网的迅捷发展及思维和价值的延伸展开讲座。为更好的促使大家理解现代移动互联新思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杨教授首先给在场的学生讲述了四个案例:一是关于微信的火爆应用导致三大通信运营商短信业务的衰退;二是新东方作为一个以优秀教育方针著称的培训机构,依旧抵不过网络宣传所带来的致命威胁;三是移动互联网更利于生态化战略的实施;第四个案例尤为吸引大家,杨教授主要讲述了小米手机和锤子手机的差异化营销战略,这直接导致了前者市场日益火爆,而后者则相对衰退。“人们常说,小米卖的是品牌,而锤子卖的是一种情怀。”在当下这个互联网发达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小米企业相比同领域竞争者更加注重“粉丝”的力量——它通过互联网让广大人民认识,把自己的品牌以及企业文化还有手机的特点潜移默化的传输给市场受众群,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强大“粉丝”群。“任何一个企业都要通过营销去推广自己的产品。然而大多数企业都注重‘销’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基于这一点,杨学成教授指出,小米企业的成功就在于其能反其道而行,它把产品的推广渠道着重置于“营”这一过程。所谓只有将“营”做大,“销”也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随后,杨学成教授为学生讲述了移动互联网的三个阶段。从过去的桌面互联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现下的“互联网之家”,我们经历了从只读阶段到读写阶段到现在的全方位覆盖阶段,我们不得不为互联网的巨大转变而惊叹,其思维可谓时刻影响着我们社会各领域的发展。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多彩,杨学成教授的语言更是风趣幽默且富有哲理,他将互联网的变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互联网思维,通过一个个与学生学习生活悉悉相关的案例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再用通俗易懂且不失风趣的语言传授给现场的同学,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如今已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杨教授的讲座不仅让学生发觉互联网的神奇、有趣,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思考。讲座最后,很多学生都举手提问,讲座后还有不少学生围着杨教授请教。

在杨教授的带领下,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我院学生享受了一次互联网的奇幻之旅,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旅程中有所得、有所获。(经济管理系学生会新闻中心 周静璇、齐皓 供稿;李博雅 摄影)